抗體核心的基本屬性,包括抗體分子的結合特異性(在整個分子和表位水平上識別同一靶標)、交叉反應性(非靶標反應物和脫靶程度)、穩(wěn)定性等。
1.
特異性又包括蛋白特異性、實驗方法特異性和種屬特異性。目前普遍采用免疫原對宿主動物進行刺激誘導免疫反應的方法生產(chǎn)抗體,免疫原可以是全長蛋白、蛋白質片段、多肽、整個生物體(例如細菌)或細胞等,這就需要確認免疫原與您要檢測的蛋白區(qū)域一致或包含在其內(nèi)。例如,如果打算通過FACS檢測活細胞上的細胞表面蛋白,請選擇由蛋白的胞外區(qū)制備的抗體。
不同的實驗方法對抗體結合抗原表位的要求不一樣,許多抗體僅能識別已還原和變性的蛋白質,因為這樣露出了蛋白質折疊形成的二級和三級結構中隱藏起來的表位。另一方面,有些抗體僅能識別天然、折疊狀態(tài)的蛋白質上的表位。
Elisa、IHC等實驗方法通常要求抗體能識別空間表位或結構表位,而WB實驗則主要識別線性表位,能做WB實驗的抗體不一定能應用于elisa或IHC實驗中,反之能用于Elisa、IHC的抗體不一定能應用于WB。
目前大部分商品化抗體都是以人源蛋白序列為模板進行重組蛋白或多肽抗原設計的,但抗體通??膳c來自其它生物體的具有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性的相同靶蛋白反應,我們可根據(jù)自己需要選擇具有合適種屬特異性的抗體。
2.
通常我們認為單克隆抗體的特異性優(yōu)于多克隆抗體,而多抗的親和力優(yōu)于單抗,但如果抗原設計水平較高,多抗也能達到單抗的特異性水平。目前市面上主要以多抗為主,種屬來源主要是兔和山羊,而單抗主要有鼠單抗和兔單抗。
3.
抗體作為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是一類相對穩(wěn)定的蛋白,其穩(wěn)定性是自然進化篩選的結果。大部分抗體4度短暫放置兩周仍具有一定的活性,作為商業(yè)化產(chǎn)品,我們往往加入50%無菌甘油,分裝成小支凍存于-20度(禁止凍存于-80度,此溫度低于甘油的冷凝點,溶液凍結會損害抗體活性),避免反復凍融,這樣可保證2年內(nèi)抗體都是有效的。最理想的抗體保存方式是在添加凍干保護劑的情況下對抗體進行冷凍干燥處理,這樣的抗體可有效保存5-8年。